乌镇当地特色

[编辑]

         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,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。全镇以河成街,桥街相连,依河筑屋,深宅大院,重脊高檐,河埠廊坊,过街骑楼,穿竹石栏,临河水阁,古色古香,水镇一体,呈现一派古朴、明洁的幽静,是江南典型的“小桥流水、人家”石板小路,古旧木屋,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,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,一种氛围。过“逢源双桥”,远远水面上漂来一叶扁舟,两位乡间女子坐在船头,悠扬的江南小调也越飘越近,走在如今的一些老街上,常会心生感触:旧貌还在,气韵无存,但游乌镇没有这种“物是人非”的感觉。如今的乌镇大致分类为传统商铺区、传统民居区、水乡风貌区、传统餐饮区、传统文化区、传统作坊区。作坊区内,竹艺、扇艺、陶艺、壶艺、文房四宝、木雕、纺纱织布……曾在桐乡周围流行一时的手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。商铺区里,曾在乌镇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商铺、当铺、药铺都以原本的面貌呈现着,只不过留下了岁月刻下的刀刀痕迹。民居区修旧如旧,最值得访问的就是那些仍沿街而居的老人们,他们与乌镇共同走过了数十年的光阴。文化区,印象深刻的是蓝印花布“漫天起舞”的庭院,音韵锵锵的古戏台,还有幕布上的那一段“皮影”传说……
        乌镇1991年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。去年初,桐乡初,桐乡市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古镇保护与开发,确立了100年前清朝末民国初的时空定位和挖掘民俗民间文化特色的个性定位。 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在水乡,你可常听到“皮包水”的说法。不是因为水多,而是那里的人喜欢喝茶、爱泡茶馆的缘故。每天清晨,江南水乡的风情韵致就在这袅袅的水烟中展开。
        去水乡小镇的茶馆,喝的是味,品的是韵,迷恋的是酽如茶,淡似水的乡情。 
        在乌镇最好起个大早,叫一辆三轮车,穿过薄雾轻笼的冷清的市街,去坐一坐那西栅的小茶馆。
        如同酒楼饭店有三六九等一样,茶馆自然也不例外。地处中市的访庐阁、三益楼、常春楼、一洞天、明月楼、天韵楼等规模较大,档次较高,茶客的身份自然也尊贵些。
        而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小栅的小茶馆,主顾都是四乡里来镇上做买卖的农民,有的一边将篮子里的青菜、蚕豆放在街边卖,一边喝茶。
        自然两者各有特点,前者俗称街庄,雅致些,后者俗称乡庄,更原滋原味、质朴醇厚些。通常乡庄只做上午,而街庄常做下午。
        随着岁月的流逝,高档的茶馆不知怎么的就一家一家的消失了,而那些门窗东倒西歪的小茶馆却至今还飘荡着袅袅的茶香。
        茶馆多临河而建,码头边就傍着茶客的小船,他的货摊也就设在茶馆前的小街拐角上,有顾客要买东西,他放下茶杯就可过去。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茶客都有固定的座位,他们进茶馆如同回家,随手给老板娘一篮蚕豆什么的,随口吆喝着要茶,同时摸出一把结着几十年茶垢的紫砂壶往桌上一放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来得太早,水还没开,他们就靠着墙壁,单腿往长凳上一曲,抽出两尺长的旱烟管,先过一阵烟瘾再说。不一会儿,煮水的铜灌就咕噜咕噜冒响儿,几条白练似的水线飞入水壶之后,半明半暗的茶馆里就有一股暗香弥漫开来。
        当道第一道阳光射入,茶馆里已是热闹非凡了,空气中充满着茶叶的清香,白蒙蒙的水气,闹哄哄的聊天……
        大约一个时辰后,茶客们带着一脸红光和满足络绎退席,茶馆恢复了平时的宁静。白天,开茶馆和泡茶馆的,都有各自的营生。明天的清晨,他们又将茶的清香和水的气雾中接续今天的约会。

本条目最后由 jingchang 更新于2010-03-23 14:00:25 查看历史版本

城市名: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价格范围: 宾馆名:
什么地方?
入住日期: yyyy-mm-dd 退房日期: yyyy-mm-dd
餐馆
  • 关  键  字:
  • 出  发  地:
  • 价格范围:
  • 行程天数: